“我能活这么大的岁数,放风筝起了很大作用。”住在丰台区西罗园的89岁老人刘汇仁在退休后就迷上了风筝,他最擅长放风筝中难度最大的龙筝,老人曾经放过最长的龙筝达135米。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已无法再驾驭那么长的龙筝,但只要有风筝,老人的生活永远不会寂寞。
公园里展示绝活
昨天上午,记者在永定门外的一个公园门口等待老人。11点左右,一位穿着中式棉袄的老人驾驶着三轮摩托车过来,如果不是老人的儿子和孙子迎上去,记者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矫健的老人就是89岁的刘汇仁。
老人麻利地下了车,将车推到了一边。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他的孙子刘宾笑着说:“是不是觉得我爷爷不像快90岁的人,很多人说他老人家也就70多岁呢。”
老人停好车后,一人卸下放在车后座的龙筝。龙筝是风筝里最难放的一种,由龙头和龙身组成。龙身是由绘有龙鳞的小风筝用绳子连接而成的,放的时候稍有不慎,龙身就会搅在一起,使得风筝掉下来。
一般放龙筝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先将龙筝平铺开来,放的人拿着线,其余的人拿龙身尾部、扶着龙身,并且举过头顶。由拿线的人一声令下,大家一起放开手,龙筝借着风力缓缓升空。放一个30米长的龙筝大概需要四人。刘汇仁放龙筝只需找一个人帮忙。
观察好风向后,刘汇仁按照龙身的顺序将龙片的牵引绳一段一段地拿在手里,然后他的儿子拿着龙身尾部往前走,他顺势将龙片一片一片放开,放到10节的时候,老人喊停。找好风向后,老人大喊一声:“松手!”龙尾就随着风势往上飘,老人顺着龙筝上升的速度一片一片往外放龙身,当整个龙筝都放出去后,老人迅速放绳,刚刚还在低空盘旋的龙筝就一下子飞上了天空。空中的龙筝在老人的指挥下如真龙一样不停摆动。看着空中“摇头摆尾”的龙筝,老人一脸的得意,他将线轴交给了孙子刘宾,冲着记者喊:“给我照张相!”
风筝节上一鸣惊人
提到自己放过最长的龙筝时,刘汇仁激动地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放过135米长的龙筝。第一届潍坊风筝节,老人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135米长的龙筝去参赛,到了现场才得知,组委会只接受团体报名,个人无法参赛。虽然没有能够参赛,老人还是在风筝节上的一处自由放飞点,将135米、共270节的龙筝放上了天空。老人现在还记得那天风特别的好,非常的平和,老人将135米长的龙筝分成三段,放上去一段接上一段,将龙筝送上天空,由于龙筝太沉,当全部放上去的时候,老人自身的重量已经不能控制住风筝,老人的儿子在后面抱住了他,两个人的重量使得风筝平稳地在空中摇摆。在场的观众被老人的龙筝征服了。
迷上风筝缘于哄孙子
刘汇仁告诉记者,他真正和风筝结缘是在退休后。1975年退休后,和许多退休老人一样,感觉生活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在家哄孙子的时候,他闲来无事就扎了个风筝带着孩子们放,这一放勾起了刘大爷的兴趣,从此老人就开始迷上了风筝。风筝越扎越好,老人名气也越来越大,他扎的风筝开始“供不应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人开始正式从事制作风筝这一行当。一个普通的沙燕风筝至少要两天完成,而一个龙筝得要一到两个月才能做成。“做风筝的时候经常废寝忘食,当风筝放起来的时候,心情特别高兴。”刘汇仁说。
一家三代与风筝结缘
“现在的风筝大多拘泥于传统,千篇一律,我想设计一些有特点的新风筝。”在刘汇仁的家中,刘大爷指着自己最新制作出来的五环风筝对记者说。老人在硬翅风筝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五环形状的风筝。在老人的家里记者还看到一个类似软翅风筝的风筝。风筝的正中有一个红五星,红五星被圆形的长城包围,风筝的两侧各有三面彩色的旗帜。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年岁大了,就想给孩子们多留下点东西,于是开始设计制作新的风筝。
现在,刘汇仁的儿子负责扎风筝的架子,被爷爷从小用风筝哄大的孙子刘宾是学美术的,不仅继承了爷爷的衣钵,还和女朋友成立了风筝工作室,专门从事风筝的研究和制作。作为刘家第三代传人的刘宾对自己的事业非常有信心,他说他要让自己制作的每一个风筝都成为精品,成为一种能让人仰头欣赏的艺术品。
与孙子相比,刘汇仁的感受更深刻一些,他说放风筝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特别好的运动:“跟打拳不一样,放风筝是全身放松的运动,我现在身体还能这样好,风筝给了我很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