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在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面临沉重的人口压力的。目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庞大人群尚滞留在成年人口中,现实人口仍是金字塔形,虽然目前青少年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但不敌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能否解决好人口老化面临的各种问题,将取决于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状况、医疗发展水平以及能否对老年人问题尽早做出规划和决策。研究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必将有助于这些规划与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因民族和种族不同而有所差异。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医学文献,现将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按不同方面加以综述。
·躯体健康方面。包括躯体的疼痛、疾病的严重程度、疲劳、精力、睡眠、各器官的功能如听力、视力以及口腔疾病等。何碧秀等[1]的研究认为,疾病的严重程度严重影响老人的生存质量;Khaw[2]认为听力和视力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因素;Strauss和李春波等[3]认为口腔残疾与肢体残疾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精神方面。包括日常的心态(如积极或压抑的心态)、认知力、思维敏锐力、孤独感、衰老感、老而无用感,还包括对于疾病的担忧,对死亡的恐惧,个人信仰,应激生活事件等,对于儿女的期望以及健康自评等。李艳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孤独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独立性方面。包括个人行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对药品的依赖性、自我保健意识以及再就业等;程志华[5]曾对老年人再就业与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认为老年人的再就业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不但提高家庭生活满意度,而且提高社会生活满意度。
·社会关系方面。包括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和睦程度(如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家庭支持等)、丧偶、社会交往、有无知心朋友、对于休闲娱乐生活的参与以及原职业等。有研究表明,家庭和睦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医疗卫生方面。包括医疗卫生的来源和医疗质量、医疗健康教育、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以及费用来源。研究表明,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影响老年人就医,因此对生存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环境方面。包括居所以及个人安全保障、环境条件(如噪音、污染等)以及居住情形(如独居或与儿女一起居住)。研究表明,噪音严重影响城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其他。包括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做家务以及性生活等,关于性生活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报道在国内少见。国外一些文章报道,一些老年人因对性生活不满意而影响生存质量,研究还表明,老年女性一般较男性的生存质量低,且随年龄的增加,生存质量下降。
2、研究展望
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广泛的,目前尚无标准的测量,但是大多数的学者认为是可以定义、能够测量的,并能制成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量表,这将是衡量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有效而敏感的工具。这类量表既可以用于广泛的领域,如进行临床试验,也可用于制定地区的生存质量基线得分,用于观察、干预,如老年人健康各项促进项目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等。对于老年人来讲,慢性疾病乃至残疾多发,当疾病的预后仅是部分恢复,治疗仅是缓解症状而不是治愈疾病的手段时,用量表来考察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是很有意义的。目前对于老年人生存的评价多数是结合临床疾病,尤其是对慢性退行性疾病评价,全面的经严格考核的生存质量量表并不多见。中华老年医学会流行病学组制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量表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否能广泛应用,仍需考察,如欲开发出一套实用、客观和科学的老年人生存质量量表,该量表是值得借鉴的。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完善,健康不仅意味着身体无疾病,而且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人们越来越把精神状态和主观感受纳入健康促进项目。因此,精神心理健康将是改善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课题。
在老年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生存质量的测定能帮助临床医师同时考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感受,从而制定最佳的医疗措施。利用生存质量量表的持续测定,可以获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的动态变化,取得宝贵的临床资料。一些贫困地区卫生资源较为缺乏,可以采用有效的而不是昂贵的缓解临床症状的方法提高生存质量。
有研究发现,经济问题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仅依靠子女供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由于生存质量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卫生保健服务、环境以及保险业等多个领域,只有政策的保证,个人、家庭、社会的全面参与和卫生保健服务的改善才能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