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来自书摘和其他史书,谭文江写坏了28支钢笔
"北魏初期,实行宗主督护制,从5世纪下半期开始,其汉化趋势加快,孝文帝实行三长制,颁布均田制,迁都洛阳……"一位七旬老人手握钢笔在写作,他的身边摆放着已经写好的27本书册,每本书册都有三四厘米厚,字数有近600万。
这位老人名叫谭文江,家住武汉市江岸区转车楼小区,他用钢笔记录了盘古开天地到现在的中国发展史。
每天写书超过12小时
"他总是要我给他讲一些历史故事"。1983年从湖北省美术学院教师岗位退休后,74岁的谭文江常常陪着小孙子一起学习。在一次教小孙子使用《辞海》后,小孙子对《辞海》中一些词语解释的历史故事非常感兴趣,"我发现,现在还没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历史书,将盘古开天地到现在的历史记录得很清楚。我就决定自己写一套历史丛书。"
"从开始写到现在,我用坏了28支钢笔,墨水120多瓶。"谭文江用钢笔在稿纸上手写书,根据不同朝代装订成册。"我没有太多资金,就用针线将稿纸缝起来,再用废弃的挂历包起来。"谭文江一边说一边将写好的书从柜子里拿出来,一本一本堆起来,整整27本。
写书查阅资料需要花费很大精力,谭文江每日要花费12个小时以上来完成当天的"工作"。"他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写作。什么时候看到他,都是趴在桌前。"谭文江的老伴邓玉梅提到他的疯狂写作总是哭笑不得,为了减少谭文江的工作强度,她也常常帮着看看报纸,将里面有历史意义的活动和故事剪切下来,"他已经开始写现代历史部分了,所以要看很多的报纸,将里面的重大新闻事件记下来。"
谭文江说等他去世以后,也可以将这些手稿当作一笔精神财富送给他的后人。
大学教授借阅当参考
得知谭文江开始手写中国发展史以后,他以前的很多老同事都来向他借阅。
"有一位历史学教授要写论文,特意找我借这些书去当论文参考,他说我的书比较全面。"谭文江得意地说,他写这些历史书参考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包括《史记》、《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等,将这些资料研究整理后,再写作成文。"由于太多人把手稿借来借去,南北朝那部分手稿丢了,现在必须将那部分的历史重新补齐。"
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杨华听说谭文江手写中国史后表示,这样的民间历史爱好者精神可嘉,但是这些手稿的价值却值得考证。由于历史背后的争论很多,因此,能不能准确的将历史记录下来,很值得研究和取证。